捷克旅游必去景点

发表时间:2016-12-01 作者:川之旅 [捷克] - [景点]
0 1859
  1. 捷克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位于布拉格以东约68公里的小镇霍拉(Kutna Hora),建于14世纪,教堂特别小,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特式建筑造型,但内部的装饰却是用大约40000块人骨做成的,因此这里与其说是教堂,倒不如说是“人骨博物馆”。

人骨教堂的由来
13世纪当地有位传教士身赴耶路撒冷,耶稣捧回一袋圣土,安洒在昆特拉·霍拉Sedlec地区的修道院周围的墓地上,于是这片土地就被视为“圣土”。14世纪的黑死病和15世纪爆发的约翰·胡斯宗教战争,使得波西米亚大地生灵涂炭。虔诚的传教士选择将逝者带到昆特拉·霍拉的圣土安葬。后来,富有的施瓦岑贝格(Schwarzenberg)家族将这片地皮和教堂买下,并突发奇想地聘请木匠RINT来装饰教堂。木匠对于几何图形有着职业的天赋,而且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骨,于是RINT想到了用骨骼来装饰教堂,便有了这座名叫Kostelik Vech savtych a kostnici的人骨教堂。

人骨是圣洁的象征,并非恐怖
神学家表示,天主教视死亡为神圣的事,死后将尸身献给上帝,象征无上的赞美,故“人骨装饰品”不值得太惊讶。在虔诚的教徒们看来,人骨宫尽管以死亡为主题,但绝对不是一处恐怖的场所。相反的,它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教徒们祷告、祈福和与上帝同在的地方。因此,光临人骨宫,除了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虔诚的教徒。

2.黄金巷

黄金巷是布拉格城堡中的一部分,位于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街道两旁林立的屋舍五颜六色、小巧可爱,宛如置身于童话故事,汇聚着属于布拉格的诗情画意。黄金巷之所以名声大噪,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文学巨匠卡夫卡曾居住在这里的22号并创作了鲜为人知的作品。而门牌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

黄金小巷的历史变迁

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也因此而得名。然而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 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现在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

文学巨匠的“鸟笼”屋
卡夫卡是一位出生于捷克的奥地利犹太作家,他41年的短促生命几乎都在布拉格度过。他的好友曾说: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当时还是一位银行小职员的卡夫卡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以每月20克朗租了这里门牌为22号的房子作为工作室,并在此默默完成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后来这间水蓝色的小房子就成了卡夫卡的故居,现已辟为一家销售卡式书籍的书店。这间故居只有一个房间,低矮狭小,连转身都让人觉得局促不堪。人们需要下意识地弯腰进入,显得有些压抑,但房间的窗户很大,外面的景致视野非常开阔。正如卡夫卡本人所说:“笼子在等待着一只小鸟,而我这只鸟却在等待一只鸟笼”。正是这间“鸟笼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卡夫卡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

3.圣维特大教堂

圣维特大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有“建筑之宝”的美誉。在整个捷克共和国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十分重要的地位,曾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

历时600年的建造
圣维特大教堂的前身一座早期罗马圆形式教堂,建于925年,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设而成,在1060年扩建为罗曼式教堂,134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于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此后又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多次火灾,整个建造过程竟然历经近六百年一直到1929年才最终完成。欧洲很多教堂的建造时间也是动辄二三百年。不过像圣维特大教堂那样前后历经近六百年的也不多见。由于这些教堂一般都是边建设边使用的。前后六百年的建造时间也使教堂的艺术空间就像进入了时间隧道一样积淀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要素的艺术珍品。圣维特大教堂就是这样一个教堂。

教堂外观
弦月窗浮雕工艺精湛,砂石墙的中央弦月窗上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基督衣旁争论》和《哀悼耶稣》。
双表盘大钟,一个表盘以小时计,另一个表盘以一刻钟为单位。这座钟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就安装在那里。
教堂外墙上还绘着一副马赛克画《最后的审判》。这是圣维特大教堂十分重要的艺术品,创作于1370年,由四万片马赛克拼成。整幅马赛克画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上部是耶稣和六个圣徒。下侧左面是开国国王瓦茨拉夫,右面是王后。左面部分描绘了上天堂的情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人们跟随天使上天堂。右面部分画着由绳索牵着的罪人被押送进地狱。
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创作于1927年,用两万七千块花色玻璃片组成,描绘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从内外都可以看到。

走进教堂
教堂的正厅很大,大约有120米长,哥特式肋型穹窿交错盘旋,铁艺玻璃墙熠熠生辉。
金璧辉煌的圣·文赛斯拉斯礼拜堂,建在公元十世纪建造的圣吉伊圆亭的旧址上。墙上的壁画是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作品,描绘的是文赛斯拉斯的生活场景。20世纪教堂更换的彩色玻璃窗为阿尔丰斯慕夏作品。

查理四世与其他帝王墓
帝王陵墓位于教堂中殿圣坛之前,在大教堂的地下室保存有帝王的棺椁。其中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费迪南德一世和他的妻子以及儿子马克西米二世皇帝的灵柩,是亚历山大·科林和一对荷兰雕塑家于1589年完成的作品。另外还有圣瓦茨拉夫、查理四世等历代君王之墓。
查理四世是以为野心勃勃的君王,一心想把都城布拉格建设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布拉格修建塔楼、城墙、教堂、城堡,建造了各式各样华丽优美的建筑,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繁荣的欧洲中心城市。1378年,查理四世逝世后将遗体葬在了这座教堂主祭坛的地下,查理四世统治时期,是捷克民族在历史上十分辉煌的时期,更是捷克人民的骄傲。

纯银打造的圣约翰之墓
这是一座棺椁人像均由纯银打制的墓,整整耗费了20顿银子,建于十八世纪中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灵柩上面手持十字架的圣·让·内波姆斯(即圣约翰)跪像,他的神情和手势栩栩如生。从教堂彩色大花玻璃窗灑进来的阳光照在雕像上闪耀着粼粼银光,成为圣维特大教堂里异常夺目的地方。也可以看出圣·让·内波姆斯在捷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让·内波姆斯是十四世纪卢森堡王朝时期的布拉格教区红衣主教,是18世纪捷克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因为拒绝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被愤怒的瓦茨拉夫四世国王从查理大桥扔下伏尔塔瓦河里溺死,桥上也有纪念他的雕像。让·内波姆斯后来被封圣。墓的上方四个天使轻轻扶着紫红色的幔帷保护着圣·让·内波姆斯不再受到伤害。

登塔远眺
钟楼是俯瞰布拉格市全景的好地方。如果脚力还行,不妨尝试一下攀爬教堂高塔里287级楼梯,登高瞭望整个布拉格城,当你上气不接下气地终于到达塔顶时,令人屏息的百塔美景,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票价。

4.旧皇宫

旧皇宫(Starý královský palác)是布拉格城堡第三庭院中的重要景点之一,与圣维特大教堂毗邻。它曾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始建于1135年,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分进行修建,增加了哥特、文艺复兴样式。

整个皇宫建筑大致分为3层,入口一进去是挑高的弗拉迪斯拉夫大厅,往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前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公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损毁,因此一些是后来重建的遗迹。

弗拉迪斯拉夫大厅
弗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整个皇宫的重心,哥德式的拱形顶棚与文艺复兴式的直线型设计风格截然不同。大厅常用于宴会、议会、加冕礼和竞技比赛等,现在捷克共和国的总统选举和就职宣誓也仍然在这里举行。大厅左边有一个特别的骑士楼梯,这是当时为了方便骑士骑马进入而设计的。东边阳台可以俯瞰万圣教堂和城市美景。大厅里还摆放着盛放波西米亚皇珠宝的盒子。西南门通往昔日的波西米亚总理府。

旧皇宫博物馆
这里的展览品向游人们展示了布拉格城堡从搭建的第一块木头开始直到今天的1000多年的历史,展品包括在9世纪勇士坟墓、圣瓦茨拉夫穿戴过的头盔和锁子甲,以及为圣瓦茨拉夫制造的王冠。

5.火药塔

火药塔原本是作为护城的要塞,后因用作火药库而得名,建于1475年,塔高65米高。起初兴建时,当时市议会送给国王的加冕礼物,后来用来存放火药,所以称做火药塔。位于布拉格城堡内,也是该市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

火药塔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原本是11世纪建旧城时为了保卫城区而建造的13座城门之一,是依照查理大桥旧城桥塔为模型而设计建造的,现在是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城门了。16世纪,国王让术士在此研究炼金术。17世纪开始被用作存放军火的火药库,火药塔也因此而得名。18世纪用来储藏圣维塔教堂的圣器。直到1836年之前,布拉格的历代君主都要通过此门前往圣维特主教座堂加冕。

现在火药塔已经被辟为一个小型博物馆用来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等,面向游客开放,分为三层楼,还能够登上塔顶俯瞰布拉格市内的美景。火药塔共186级的螺旋楼梯,44米高处还设有瞭望台。售票处在第一层楼,登上火药塔可以饱览旧城与新城的房舍街道;再上一层楼,有更精采的高塔建筑展览,各式各样的高塔建筑模型与图片一览无遗,最高一层是塔上视野最好的地方。

6.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长570米,平均宽约130米。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也是眺望老城区绝好的观景台,站在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布拉格城堡拥有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从古代的罗马式地基,到战争期间的后现代风格,每个年代的风格都或多或少在城堡上留下了痕迹。城堡里主要的三个景点分别是圣维特大教堂、黄金巷和旧皇宫。1992年,布拉格城堡被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7.旧市政厅


1338年建成的旧市政厅位于老城广场中央显眼的位置,在这座被中世纪古老建筑包围的广场中,还是小有名气的一处景点。这里曾是布拉格自治权利的象征,皇室成员居住办公的地方。整座建筑的亮点在于哥特式风格的高塔和外墙那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天文钟,一楼二楼还有艺术展厅。

旧市政厅建于1338年,曾是皇家宫庭,15世纪末,皇室成员搬入布拉格城堡居住,这里便荒废了几百年,直到1911年改为文化中心。旧市政厅是布拉格第一座城市自治的象征,在旧市政厅大门正上方是史毕勒的名为《向布拉格致敬》的马赛克壁画,描绘着布拉格的历史。市政厅内的麦塔纳厅是布拉格的一些音乐演奏和宴会的举办地。 

老市政厅的南面墙上安装着一座中世纪天文钟,这里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天文钟是一座精美别致的自鸣钟,钟楼建于1410年,至今仍走时准确,当地人在此驻足校对手表的时间。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行一圈,每天中午12点,十二尊耶酥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

8.圣尼古拉斯教堂


圣尼古拉斯教堂位置在 小城广场,属于胡斯派的教堂,是布拉格城内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巨大的穹顶和高耸的钟楼使得教堂非常醒目,从远处便一眼可见。登上钟塔,查理大桥、旧城风光尽收眼底。这座教堂曾是莫扎特练琴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常常把这里选为名家音乐会的举办地点。

圣尼古拉斯教堂原建于十三世纪,是本笃会修道院的部分,为简单的哥德式建筑,十八世纪才改建為巴洛克风格,由波希米亚建筑师丁克里斯托弗和基兰·丹泽佛(Kilian Dientzenhofers),共花了十五年才完成,同时又添加了一个七十四公尺高的巴洛克式洋葱头鐘塔,形成一圆一尖矗立於蓝天的两个塔顶。教堂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盏水晶吊灯,洁白而又金碧辉煌,整体的感觉比别的教堂更为奢华。

教堂外观极为出挑,雪白的建筑配上青铜屋顶,与伦敦的圣马丁教堂神似,周围装饰着奢华雕像的壁柱,出自名雕塑家布劳恩(Antonin Braun)之手。教堂内许多装饰、祭坛、壁画、雕像等也出自顶级艺术家之手,都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其中天花板上的壁画《圣尼古拉斯升天》 (Apothosis of St.Nicholas),总面积广达一千五百平方公尺,是整个欧洲教堂中极为华丽的作品之一。教堂内的管风琴历史长久,1787年莫扎特曾使用这座2500管管风琴演奏。因此他去世后,世界第一次悼念莫扎特的弥撒就是在这裡举行,布拉格之春纪念日和秋季音乐节也时常在此举办音乐会。

走上台阶,是一个美术馆,里面收藏着17世纪斯科特的以灰暗色调为主的画卷。钟楼的入口位于小城广场和Mostecká交接的角落处。

9.圣乔治教堂


圣乔治教堂是布拉格城堡中的一部分,恰好位于圣维特大教堂的东面,是一座用红墙砖瓦打造的的古罗马式建筑杰作,与旁边的圣维特大教堂外形迥然不同,是布拉格第二古老的教堂。

这座教堂始建于公元920年,经历过多次修补和重建,至今仍保留着教堂的基石和两个标志性的尖塔。教堂的墙壁上有各种宗教题材的壁画,夹杂着一些雕像,《顶棚的耶路撒冷》、《圣母加冕》都是值得一看的名作。楼梯前是波列斯拉夫二世王子之墓和弗拉迪斯拉夫一世王子之墓。

圣乔治教堂的另一边是圣乔治女修道院,那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在18世纪曾做为军营,如今已经成为国家艺廊。





热卖线路

联系客服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扫一扫

  回到顶部

川之旅微信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