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礼仪、民俗、文化

发表时间:2016-12-01 作者:川之旅 [捷克] - [人文风俗]
0 2206

一:礼仪

1.相见礼仪

现代捷克人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姓和一个名,即姓,名各一词或一节,为了与自己同名同姓而且身份又相近者相区别,有人还要加一个中间名。称呼时,一般称呼先生小姐。见面行握手礼。

2.仪态礼仪
捷克人认为可以没有好衣服,不可没有好风度。他们不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而且独处时也不随便,对举止轻浮的人非常讨厌,对公众场合搂肩搭背的现象也没有好感。在家里,对长辈恭敬,在室外,扶老携幼者随处可见。

3.商务礼仪
捷克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它同世界上一百多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联系,其具体外贸进出口业务由外贸企业负责。在当地进行商业会晤时,一般要提前多日约定。谈判前应有足够准备,谈判过程中应有耐心。

4.旅游礼仪
捷克千方百计发展旅游业,几乎所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都对旅游者开放,而且特别重视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他们待客彬彬有礼,喜欢不厌其烦地介绍这里的山川景物,名胜特色,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一般情况下可付给小费,或事先打听后再作决定是否付小费。

二:民俗
服饰
如今,捷克人的穿着打扮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相似,认为服饰能显示出尊重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装和其他休闲服,女士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流行趋势选择裙装或裤装,男士普遍穿西服或夹克。
捷克人根据社交活动的性质及时间来选择不同的社交礼服。晚上去剧院看戏、去听音乐会或者参加舞会时,女士穿长款的夜礼服,颜色以深色为主,还会化素雅的淡妆和佩带一些首饰;如果参加白天的社交活动,则通常穿裙子,优雅的衬衣配裙子或裙式、裤式套装,颜色可以明快些。参加社交活动时,男士一般着西服,系领带或领结,衬衣是一色的。上衣和裤子的颜色、衣料一样。晚间,男士着深色服装。黑色和深蓝色是男女都适合的显示庄重的颜色。
在一些乡村地区,如波希米亚南部山麓地带的哈第人仍保留着穿民族服装的习惯,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上衣颜色以白色为主,女子的上衣在领口、袖口和下摆处绣有颜色鲜艳的图案,灯笼袖,袖口收缩,下身穿宽大的裙子,男子的上衣在衣襟处绣花,外穿深色的坎肩,下着灯笼裤。男女都戴有绣花的帽子。当然,最美的传统服饰属流传在比尔森地区的服装。
饮食
传统的捷克菜肴是:烤猪肉配馒头片和煮洋白菜、辣炖肉块(通常是猪肉或牛肉,炖时加辣椒粉和洋葱)、肉排、烤里脊、烤鸭和其他野味。面包、土豆丸子和洋白菜常作为配菜。喝啤酒时最受欢迎的小菜是土豆煎饼、烤面包片、灌肠、熏肠和火腿。捷克典型的甜点是煎饼、薄饼苹果排和果料包子。果料包子是将果料放入馒头,上面再加上奶酪、黄油和糖。传统的圣诞节食品是鲤鱼—煎的、烤的或炖的。
捷克人通常是一日三餐:简单的早餐、丰盛的午餐和凉热皆可的晚餐。早餐既简单又清淡,通常是面包加黄油、奶酪、果酱或香肠,大多数人早晨喝茶或咖啡,还有些人习惯喝可可或牛奶、酸奶。一些崇尚健康饮食的人士喜好麦片和水果。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般在12—14 点之间用餐,有汤、主菜、配菜和甜点。常见的汤是土豆加蘑菇汤、豌豆汤、白菜汤和鱼汤。主菜一般是肉菜,鸡肉、猪肉或牛肉,有时也可是面食,米饭、土豆、蔬菜、馒头片和调味汁作配菜。常见的主菜、配菜搭配是:猪排配土豆、牛肉配米饭、小牛排配土豆条、辣炖肉配馒头、炸奶酪配土豆、煎肉饼沙拉、意式面条。上班族一般都在单位进午餐,用餐时间只有半小时至一小时。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在18点以后才开始。有时是热的主菜加配菜,有时只是一份凉菜,沙拉有土豆沙拉、蔬菜沙拉。此外,一些人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16点左右还要喝点咖啡,吃些点心。
捷克人的餐桌上还少不了好的啤酒或者葡萄酒,捷克人非常爱喝啤酒,捷克是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比尔森啤酒世界闻名,1996年啤酒总产量达18.3亿升。1999年捷克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161.1升,比啤酒消费大国德国多30升。以人均啤酒消费量计,捷克连续7年位居世界榜首。摩拉维亚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历史悠久且质量上乘。受欢迎的烈性酒主要是李子酒、杏子酒(尤其在摩拉维亚地区)或者卡洛维发利产的贝赫罗夫卡酒,这是一种加入多种草药混合物的甜酒。
适逢庆祝生日、大学毕业、举行婚礼或与亲朋好友相聚时,捷克人会邀请客人到餐馆就餐。如今,中国的餐馆和茶馆受到捷克人的欢迎。庆祝性的午宴和晚宴比较丰盛,首先,宾主举杯共饮开胃酒,然后是餐前小吃—火腿、奶酪、蔬菜,接着是汤,再接着是主菜和配菜,再下一道菜是甜点(蛋糕、冰激凌或布丁),最后是咖啡。常喝的饮料是啤酒、葡萄酒、矿泉水、可乐和果汁。
当捷克人请客人到家中小坐时,通常款待客人的是咖啡、茶或者酒(葡萄酒、啤酒、白酒)以及一些甜的或咸的点心,女主人经常在家中亲自烤制这些点心。偶尔也会请客人到家中吃午饭或晚饭,一般招待客人汤、主菜、点心和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捷克人逐渐改变饮食习惯。与10年前相比,捷克人进食的猪肉,人均每年减少10公斤,而禽肉的消费量则增加10公斤;蔬菜水果的人均年消费量增加1/3。特别是捷克年轻一代,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讲究科学饮食。他们更多地选择禽肉,时令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肥肉和腌制食物。而老年人则较少改变,固守自己的喜好。
居住
捷克的大部分居民居住在租来的住宅里,只有40%的居民居住在自己所有的住宅或房屋里。每套住宅平均有3个房间和1个厨房,住宅面积略微超过70平方米。居住费用几乎占收入的1/4,如今住宅的价格是过去70年中最高的。购买一套住宅所需要的费用是月平均工资的114倍,而在20世纪30年代只需68倍。家庭住房的价格也很高,只有少数捷克人有能力购买家庭住宅。国家为了解决住房危机,用财政资助的手段来支持建筑储蓄和抵押贷款。
住宅的数量不够和它的高额费用造成捷克居民很少搬家。一半的居民一辈子就生活在他出生的城镇里,一旦要搬家,大部分时候是搬到更大一些的住宅里。
由于很少有机会在工作所在地得到便宜的住房,所以上班族从家中赶到工作单位需要很长时间,据估计,每天有200万就业者来回奔波于家庭—单位的途中。
在山区和农村,独层的房屋和小村落很普遍,有林间的狭长形村庄,也有沿街式村落,还有临溪的小村子和星形的村落。在摩拉维亚一些地区还有带有彩绘、亭状门庭的住宅。
在捷克,大约一半城市人在郊外拥有度周末和度假的小木屋,有的是从父母处继承过来的,有的是从别人手中买下来的,有些小木屋周围还可以种植蔬菜,小木屋也需要经常翻修。
姓名
绝大部分捷克人的姓名是由一个名和一个姓组成的,名在前,姓在后。未婚女子通常使用父亲的姓,女子出嫁后通常使用丈夫的姓,也有少数女子出嫁后不放弃原来的姓,采用复姓,丈夫的姓在前,父亲的姓在后,中间为连接号。一些捷克人的名和姓有一定的含义,如一些名的意思是:“庆祝和平”、“庆贺春天”,一些姓的意思是:“铁匠”、“奶油”、“幸福”、“遗憾”。捷克人在历史上长期与德意志等民族混居,他们吸收了一些外族人的姓,其发音按照外族语的发音规则。在亲属、朋友、熟人之间为了表示亲近,通常使用对方名字的小称或昵称。
称呼
捷克人通常称呼成年男子为“先生”,称呼年轻女子为“小姐”,称呼年长女子为“女士”(“太太”)。若已知对方的姓,称呼时加上姓;若已知对方的职务、职称或学位时,正式的、表示尊敬的称呼是在“先生”、“女士”、“小姐”前面加上他们的头衔。
在捷克共和国,一般工作关系之间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习惯用“您”相称。在双方互相交往一段时间之后,通常由年长者或女士提议改称“你”,这样就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通常用名字的小称或昵称称呼对方。
礼节
捷克人注重礼节,年幼者遇见年长者应礼貌地打招呼,相识的人见面会微笑致意。熟人间久别重逢会互相拥抱,有时还会亲吻对方的脸颊,男士之间会握手问好。若是初次见面,通常是将男士、职务低的人士、年幼者介绍给女士、职务高的人士、年长者,后者主动伸手以要求握手。
除非在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之间可以不用事先通告而登门造访,一般拜访需要事先联系,约定好合适的时间。拜会或赴宴要准时到达,如因临时变故不能按时到达或不能前往,应该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但晚上九点半以后不适宜打电话给对方。
捷克人一般不随便请人到家里作客,除非是关系好的同事或朋友。客人赴家宴时通常会带去一瓶酒或一束鲜花(鲜花应为奇数)或根据主人的喜好挑选的一些小礼物(可以是巧克力、书或画)如果客人来自异国他乡,礼物常常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客人赠送鲜花前应把外面的包装纸去掉(如果是透明的包装纸,则不必去掉),而其他礼物应保持精美的包装,这是为了给对方一个惊喜,接受礼物时,先道谢,再当场打开并礼貌地赞美它。平时,捷克人每逢过生日、过命名日、出差远行回来或结婚时也会馈赠礼物,但一般不送重礼。
在家宴的餐桌上,客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量将菜取回自己的盘中,进食时不能有大的动静。席间,客人要适当地参与交谈并对食物表示赞赏。如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食物,不可以完全拒绝,而是取一些,留在盘中。用餐后,客人再逗留一小时左右,如果主人盛情挽留,可多逗留一段时间。
如果几个人去餐馆吃饭,那位最重要的人(比如被庆贺的人)坐在最显要的位置上—长桌的顶部,用餐后邀请人付款。如果仅是一群朋友聚会而没有特殊的理由来庆贺,通常各自付饭费。
捷克人外出旅游或出差时,通常会购买一些有当地景点画面的名信片,写上问候语后寄给亲朋好友。
捷克人注重社会公德。在公共场合,他们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吸烟,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他们忌讳与人发生争执和醉酒后失态。
捷克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女士优先”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男士不主动要求与女士握手。与女士握手时,男士需要先取下帽子和手套,女士却不必如此;男女同行时,男士让女士走在比较安全的一侧。若两男一女同行,女士走在中间。若两女一男同行,男士走在中间。男女同上楼梯时,女在前,男在后,下楼梯时则相反。在进入房间、乘车或乘电梯时,女士先进。下车时,男士先下,再帮助女士下车;女士进入房间后欲脱外衣时,男士会主动上前相助,女士离开前欲穿外衣时也是如此;参加舞会时,男士会先微鞠躬再邀请女士跳舞,舞曲结束后会将女士送回座位,并表示感谢;男士一般不向女士询问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男女一起去餐馆、咖啡馆或啤酒馆时,男士先进入,找好空位,帮助女士脱下外套,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她舒服地坐在视野好的位置上。男士坐在女士的对面或她的左首。当服务员拿来菜单时,女士先得到菜单,男士询问过女士需要点什么菜后再告诉服务员。离开时,女士先出门。女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在桌旁梳头!如果想修饰一下自己,就得跟同伴打声招呼去洗手间,但不能让同伴等太久。
婚姻
捷克实行一夫一妻制,大部分捷克成人生活在有婚姻的状况中,但单身者的比例也比较高,每5个男人及每8个女人中就有一个是单身。如今,男人通常26岁结婚,女人24岁出嫁,这已接近欧洲的水平。高离婚率是捷克人婚姻的典型反映,1998—2000年间,全国离婚率高达52.3%;在姆涅尔尼克最高,为80%;在萨扎尔河畔日贾尔最少,为35.2%。尽管如此,80%的15岁以下儿童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其原因是一半以上的妇女在离婚后又重新出嫁。近期以来,平均每个家庭的成员由4个减为3个,平均每个家庭的儿童数由2个减为1个。1998—2000年,全国婚姻外出生的婴儿比例为20.5%。
剧变后,捷克人的结婚仪式分为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法律都给予承认。举行世俗婚礼的男女双方事先要带着各自的出生证明和一份有两人签字的结婚申请到国家有关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根据申请人的时间要求(通常都安排在周六),有关机构安排场地举行结婚典礼。举行婚礼的当天,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都到场祝贺,国家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宣读有关条文后,男女双方在有关文件上签字,两位证婚人也要签字,结婚仪式大约持续半小时。婚礼后一个星期左右,男女双方可领到结婚证明书。如果不信仰宗教的人要举行宗教婚礼,还需经过三个月的宗教知识培训,包括夫妻共处和孩子教育方面的知识,此外,要速成三个重要的宗教礼仪,如洗礼、成年礼等。在教堂举行宗教婚礼,新人从牧师手中得到一份结婚证明书。
举行婚礼前,男女双方向亲戚朋友发送结婚通知,接到通知的人在婚礼举行前一天向新人发送贺电,内容要风趣幽默。
通常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晚上举办婚宴,城市的居民一般将婚宴安排在饭店或餐馆,农村人则在家杀猪宰鸡,以丰盛的酒席和自制的各式糕点款待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至今在捷克还流行一个风俗,即新郎新娘在进入举办婚宴的餐厅(或家门)前,各自喝完一杯白酒,然后摔碎在地上,接着一人拿笤帚,一人拿簸箕共同打扫碎片,这寓意着将来夫妻二人一起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婚宴上一定要有蛋糕和鸡汤,新人一起给客人分蛋糕,并用一个盘子喝鸡汤,新郎还要用勺喂新娘喝汤。在婚宴上,新人向大家朗读贺电,客人向新人赠送礼物或礼金。随后,大家跳舞、唱歌,客人通常娱乐到午夜12点前分散回家,回去时带着葡萄酒和蛋糕、点心。
在捷克一些农村地区,举行婚礼的前天晚上即开始编制新娘婚礼时所戴的花冠,会放入一小段苹果树枝,以祈求将来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娘家闭门等待新郎和媒人率领的迎亲队伍前来迎接新娘。新娘在婚礼仪式进行过程中口含一朵红色康乃馨,典礼结束前将传入新郎的口中,以象征忠诚的爱情。婚礼结束后,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用盐和面包祝福一对新人早生贵子。随后是酒席,庆贺活动会持续两三天。
在一些地方,为了强调新娘告别少女时代的悲伤,妇女们都穿上深色的服装去参加婚礼。
丧葬
​在捷克,丧礼分为世俗丧礼和宗教丧礼两种,根据死者及其亲属的意愿来选择举行哪一种丧礼。人死后可以火葬,也可以土葬,骨灰或遗体安葬在公墓里。通常举行宗教丧礼的要土葬,在墓地由神职人员为死者做祈祷等仪式,在灵柩放入墓穴前要唱挽歌。世俗丧礼在殡仪馆举行,亲友向死者献花圈并向死者的遗体告别。无论参加哪一种葬礼,死者亲友都着黑色或其他深色服装。葬礼后,死者家属还要宴请参加葬礼的人。

热卖线路

联系客服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扫一扫

  回到顶部

川之旅微信在线咨询

×